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王贤)6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武汉有群“热血殷殷”的铁路人》的报导。
热血殷殷,爱心拳拳。13日,国际献血者日前一天,48岁的张宏汉在武汉血液中心又一次完结无偿献血。
5年来,这位来自我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江岸机务段的“火车医师”,已累计献血83次。
身段健壮、面色老实的张宏汉,坐在记者面前,两眼放光,显示出几分骄傲。显露健壮的胳臂,鳞次栉比的针眼依稀可见。
26本鲜红的献血证、25枚成分献血银质留念章和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全国无偿献血银奖等荣誉证书、奖章,摆在前来踏访的人们面前时,我们都被深深震慑。
2014年,张宏汉逛街时看到一辆献血车,受好奇心唆使走上了车。“那次献血后,护理告知我是O型血,血源较少,我就参加到了无偿献血自愿者的部队。”张宏汉回忆说,“献血利人利己,对自己身体没影响,还能协助他人。从此只需身体答应,每隔半个月我都会自动献血。为了让血站可以随时联络我,我的手机再也没有关过。”
在我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像张宏汉这样默默无闻、常年坚持无偿献血的员工,还有不少。
武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俞宙的血型是RH阴性AB型,俗称“熊猫血”,20年来他无偿献血上万毫升,了解他的人都叫他“熊猫大侠”。
因为这种血型稀疏,不宜长时间贮存,加上献血有距离期,因而通常是患者急需时,血液中心才会告知他献血。了解到这一状况,俞宙每天24小时开机,一有需求都会第一时间前往献血。
2013年岁除前一天。正准备和家人一同吃顿团圆饭的俞宙忽然接到武汉血液中心求助电话,可1岁的儿子怎样也不让他脱离。无法之下,俞宙抱着儿子,带着姥姥、岳母、妻子,一家四代五口人一同曩昔献血,并在血液中心吃了一顿异样的年夜饭。
对稀有血型了解得越多,俞宙想做的就越多。因为“熊猫血”是隐性遗传,俞宙鼓舞家人检测血型,当查出表哥与堂妹也是“熊猫血”后,他重复做两人思想工作,让他们也参加无偿献血部队中,常常参加自愿活动。
2015年,俞宙取得其时卫生部颁布的“2014-2015年度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
20多年前,武汉电务段阳新信号工区员工朱槐龙一次铭肌镂骨的阅历,让他认识到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这多年来,他不只自己坚持献血合计3.6万毫升,相当于7个成年人全身的血量,还活跃带动周围的工友参加无偿献血部队。
1991年,朱槐龙的妻子在生产过程中大出血,他要求为妻子献血。医师告知他,因为产妇失血较多,他献的血底子不够用,需求收集血小板弥补血液。终究,在医院的大力抢救下,朱槐龙的妻子化险为夷。这件事使朱槐龙认识到,血液关于一个患者而言便是生的期望。从此,他义无反顾走上了无偿献血之路。
一花引来百花香。从一个人义务献血到建议我们参加、从个人单打独斗到建立安排抱团作战,朱槐龙的义务献血路越走越宽。
2009年,朱槐龙建议的阳新县义务献血小分队建立。在他的影响下,献血小分队逐步发展壮大,从开始的8人发展到近20人,成为当地的一支献血生力军。(完)